摘要:强化絮凝沉淀是近年来国内外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研究的热点,在污水处理的研究中历时已久,由于投加絮凝剂运行费用较高,所以一直阻碍其在实践中的发展。近年来,廉价、高效絮凝药剂的迅速涌现,使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的基建费用、运行费用都低于二级处理,且其总磷的去除率很高,在国外城市污水处理中已经开始应用。由于它适应我国国情,在国内也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 强化絮凝
1、强化絮凝反应原理
强化絮凝沉淀包括两个过程:混合过程和絮凝反应过程。
(1)混合过程
混合是反应第一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关。在这个过程中应使水解产物迅速地扩散到水中的每一个细部,使所有胶体颗粒几乎在同一瞬间脱稳并凝聚,这样才能得到好的絮凝效果。因为在混合过程中同时产生胶体颗粒脱稳与凝聚,可以把这个过程称为初级混凝过程。但这个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混合,因此一般称为混合过程。
混合问题的实质是水解产物在水中的扩散问题。使水中胶体颗粒同时脱稳产生凝聚,是取得好的絮凝效果的先决条件,也是节省投药量的关键。
(2)絮凝反应过程
絮凝反应是强化絮凝沉淀过程中最重要的工艺环节。其作用原理是,通过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来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粒子,使高分子链互缠交联,形成架桥,从而使絮凝结构增大变粗,最后形成沉淀。而在此过程中,PAM选择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该工艺环节处理效果的好坏。
(3)无机药剂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强化絮凝沉淀中的复配使用
在强化絮凝沉淀中,为了降低药耗,节约成本,提高处理率,充分发挥不同絮凝剂间的协同作用,通过多次实验和在工程上的实际应用,无机絮凝剂与有机絮凝剂的复配使用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复配使用中,先加入带正电荷的无机絮凝剂,使污水中胶体脱稳,再加入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使脱稳后的胶体颗粒通过架桥作用和网捕作用迅速长大。由于有机高分子容易机械降解,所以复配使用对水力条件要求较高。搅拌要均匀,速度要慢。
2、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
(1)PAM合成工艺
PAM主要原料为丙烯腈,它与水经一定比例混合,经水合、提纯、聚合、干燥等工艺可得到成品,合成工序如下:
(2)PAM的选择
通过多次实验和实际应用可以作出下列结论:
阴离子型PAM适用于浓度较高的带正电荷的无机悬浮物,以及悬浮粒子较粗(0.01-1mm),pH值为中性或碱性溶液。
阴离子型PAM适用于带负电荷、含有机物质的悬浮物。
非离子型PAM适用于有机、无机混合状态的悬浮物分离,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3)影响PAM絮凝作用的主要因素
1) 絮凝剂的用量:最佳的絮凝剂用量是絮凝剂全部被吸附在固相粒子表面上,且絮块的沉降速度达到最大值。最佳用量随着絮凝剂的离子性质、分子量、悬浮液的pH值而变化,可用试验方法确定。当絮凝剂超过最佳用量时,絮凝效果反而下降。
2) 絮凝剂分子量对絮凝的影响:絮凝剂分子量越大,絮凝效果越好。但分子量太大,难于溶解且制造费用也高。常用的分子量为300-1500万。
3) 搅拌对絮凝的影响:搅拌可使絮凝剂均匀的分散到悬浮液中,达到高效絮凝。但搅拌过于剧烈,会使形成的絮块碎裂,因而絮凝剂的消耗量增加,而絮凝效果相对讲是降低了。所以在絮凝处理时只能进行适当的搅拌,搅拌机转速一般应控制在50-250r/min。
3、实例分析
下表为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同一进水下的自然沉降、复合作用、单独作用对照的试验结果。
投加药剂 及加药量 |
分析项目 |
cr(mg/L) |
BOD5(mg/L) |
TP(mg/L) |
浊度 |
原水 |
317.0 |
56.4 |
4.4 |
170 |
|
自然沉降 |
出水 |
181.2 |
27.8 |
2.1 |
51.8 |
去除率 |
42.8% |
50.7% |
52.3% |
69.5% |
|
聚铁200mg/L |
出水 |
88.5 |
12.1 |
0.5 |
9.8 |
去除率 |
73.0% |
78.5% |
88.6% |
94.2% |
|
聚铝200mg/L |
出水 |
80.5 |
12.1 |
0.7 |
8.4 |
去除率 |
74.6% |
78.5% |
84.1% |
95.1% |
|
硫酸铝50mg/L +PAM 1mg/L |
出水 |
100.6 |
13.8 |
0.7 |
5.0 |
去除率 |
68.3% |
75.5% |
免责声明:牵牛钢材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电话:0571-87774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