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oloy 925钢管生产厂家UNS N06022钢管生产厂家T7工具钢
T7(A)高韧性碳素工具钢,冷作模具钢。该钢韧性较好,切屑加工性好,价格低廉,来源容易。在我国国标中有T7和T7A两种牌号。
T7工具钢化学成分
质量分数%:C0.65-0.74、Si≤0.35、Mn≤0.40、P≤0.035、S≤0.03
T7工具钢特性
淬透性、耐磨性偏低,淬火时型腔收缩趋势较弱,淬火变形较大,回火稳定性差,淬硬深度为水淬15-18mm,油淬5-7mm。适合于制作易淬断的小件,大件因硬化层浅薄,易发生弧形裂纹。
正火可促进该钢球化,改进硬度小于165HBS毛胚的切屑性能。
T7工具钢参考对应钢号
我国GB标准钢号T7;我国台湾CNS标准钢号SK7;日本JIS标准钢号SK7;德国DIN标准材料钢号1.1620;德国DIN标准钢号C70W2;英国BS标准钢号060A67/060A72;法国AFNOR标准钢号Y170;法国NF标准钢号C70E2U;瑞典SS标准钢号1770;美国AISI/SAE标准钢号1050;俄罗斯TOCT标准钢号Y7;韩国KS标准钢号STC7;国际标准组织ISO标准钢号TC70。
我国GB标准钢号T7A; 德国DIN标准钢号C70W1;德国DIN标准材料钢号1.1520;法国NF标准钢号C70E2U;俄罗斯TOCT标准钢号Y7A。
T7工具钢热处理工艺规范
临界点温度
近似值:Ac1=730℃,Ac3=770℃ ,Ar1=700℃,Ms=280℃
正火规范
温度800-820℃,出炉空冷,硬度229-285HBS
普通退火规范
(740-750)℃×(2-4)h,以<30℃/h的冷速,缓慢炉冷到温度500-600℃,出炉空冷。
等温球化退火规范
1、(740-750)℃×(2-4)h,(650-680)℃×(4-6)h,后炉冷到500-600℃,出炉空冷,硬度≤187HBS。
2、(750-770)℃×(1-2)h,(680-700)℃×(2-3)h,后炉冷到500-600℃,出炉空冷,硬度163-187HBS,珠光体1-5级。
淬火、回火规范
淬火温度730-760℃,水冷、水油双液冷却或碱浴冷却,淬火硬度57HRC。回火温度160-180℃。
T7工具钢应用
1、尺寸小、形状简单、轻负荷的冷作模具,例如小冲头;
2、剪切钢板的剪刀
3、适于制造要求硬化层不深并保持高韧性的冷作模等
4、六角螺母冷镦模T7A,推荐硬度48-52HRC
5、适用于各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模具
6、抗冲击载荷的模具 “十三五”开局之年,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已扬帆起航。机遇与挑战同生,困难与希望并存。只要坚定信心、百折不挠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破解体制机制和结构性顽疾,就能实现全面振兴。
化解钢铁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而产能分散、产业集中度低,又被普遍认为是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甚至有人认为,钢铁行业的主要问题,不是产能过剩,而是集中度过低。于是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被认为是治理钢铁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然而,应该首先研究清楚的是,产业集中度和产能过剩之间到底是何种关系。
钢铁产业集中度的中国国情
衡量产业集中度是否合理,并没有跨行业、跨国度、跨时代的通用尺度和绝对标准。目前断言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过低的依据,则是以钢铁工业发达国家为参照系、以钢铁产业高度集中的日本、韩国为样板。然而今天中国钢铁产业所处的国情和条件,与日本、韩国之间,存在诸多不可比拟的重大差异。
1、中国幅员辽阔,跨地区运输的物流成本不菲。钢材市场具备区域市场特点,和地理空间有限、不存在钢材区域市场的日本、韩国无法相提并论。中国钢铁产能如果像日本、韩国那样高度集中,远离钢铁产能所在地的区域,就需要远距离采购运输钢材,倘本地有资源,远不如就地建厂、就近销售、产能适度分散,更为经济。
2、日本、韩国钢铁工业所需的铁矿煤炭资源,几乎全部依赖海运进口,邻近港口集中兴建超大型钢铁企业显然十分经济。但中国钢铁工业历史上曾高度依赖国内煤铁资源,即使在今天,国内资源仍然占有相当比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国内铁矿资源分布较广,依矿建厂,产能集中度自然无法和临港建厂的日韩相比。
3、依托国内铁矿资源兴建的钢铁企业,大多建在内地,受市场半径、土地和水资源、环境容量等条件约束,规模和布局受限。规模过大、产能过于集中,非但经济上不合理,甚至根本无法实现。
4、发达工业国家的钢材市场,以扁平材为主,适合大型设备生产,产能易于集中。而中国的钢材产品中,建筑钢材几占半壁江山,建筑钢材更适合中型设备生产、销售半径也不太远,因此工厂规模不宜过大,产能也就无法过于集中。
5、钢铁行业的供应链长、关联产业分布广、资金和劳动力密集,是地方经济和财政的重要支柱。在现有经济体制下,布局适度均衡,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合理布局,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除了少数三线企业因战备而建外,今天绝大部分钢铁产能的布局和集中度,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存在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以今天的眼光评价,虽可能不尽合理,但人为重新集中布局,可能更不经济可行。
产业集中不是产能过剩主要原因
1、回顾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前期钢材紧缺、曾经连续三年“三攻5000万”,还是后来供不应求和产量过剩交替出现,直到今天产量的绝对过剩,钢铁工业的布局和集中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同样的产能集中度,钢铁产量有时过剩、更多时候是不足,产量是否过剩和产能集中度之间,显然不存在周期上的对应关系。
2、世界各国钢铁工业的产业布局和集中度,不同国度、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制度,皆有高有低、各有千秋。但无论集中度是高是低,都没有出现像今天中国钢产量如此严重过剩的局面。钢材严重过剩,是中国经济独特的产业和市场现象,是三十多年来发展模式的特色产物,值得深入研究和反思。它和产能集中度之Incoloy 925钢管生产厂家420不锈钢棒生产厂家为钨钼系通用高速钢的代表钢号。该钢具有碳化物细小均匀、韧性高、热塑性好等优点。 它是含有多种合金元素的高 合金钢 ,属莱氏体型钢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热硬性、高淬透性和足够的塑性和韧性,并有良好的铸、锻、焊和机械加工性能,因而它在 工具钢 中占有及重要的地位 化学成分%: 碳 C :0.80~0.90(允许偏差:±0.01) 硅 Si:0.20~0.45(允许偏差:±0.05) 锰 Mn:0.15~0.40(允许偏差:+0.04) 硫 S :≤0.030 磷 P :≤0.030 铬 Cr:3.80~4.40(允许偏差:±0.05) 镍 Ni:允许残余含量≤0.30 铜 Cu:允许残余含量≤0.25 钒 V :1.75~2.20(允许偏差:±0.05) 钼 Mo:4.50~5.50(允许偏差:尺寸≤6,±0.05;尺寸>6,±0.10) 钨 W :5.50~6.75(允许偏差:尺寸≤10,±0.10;尺寸>10,±0.20) 注:根据供需双方协议,V的含量可为1.60~2.20 交货状态:钢材硬度及试样液回火硬度:交货硬度HBW小于等于(其他加工方法:262, 热处理温度及参考办法: 退火:255); 预热温度:730~840摄氏度; 淬火温度:(盐浴炉1210~1230,箱式炉1210~1230); 淬火:油;回火温度540~560摄氏度;HRC(箱式炉63,盐浴炉64)。 交货状态: 热轧、锻制、冷拉钢棒以退火状态交货,热轧、锻制钢棒以退火+其他加工方法(剥皮、轻拉、磨光或抛光等)加工后交货。 用途: 制作载荷大、形状复杂、贵重的刀具(如刮刀、齿轮、铣刀、钻头、攻牙刀等) 冷锻模、锻造工具 切条机、打头成型模间,也不存在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3、前些年钢铁产能集中度的确有所下降,但究其原因,是经济过热投资过高、过旺的钢材市场需求,刺激钢铁企业纷纷上马扩张。相对而言,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数量增加,比大企业更容易实现、也能很快完成。中小企业的产能增加,导致了行业集中度的降低。也就是说,产能盲目扩张是因,产能集中度下降是果,不应该因果倒置。
4、笔者三年前曾撰文分析钢铁产能过剩的原因:高投资和房地产热导致钢材需求畸形过热,刺激了钢铁行业盲目扩张,一旦被透支的市场过热难以持续,钢铁行业迟早要吞下产能过剩的苦果;地方政府对GDP的热烈追求,推动了钢铁企业盲目扩张;国有钢铁企业急功近利、片面追求做大;脱离实际、助长了产能扩张的钢铁产业政策。
正确认识钢铁产业集中度
1、工业技术的创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为企业规模大型化、提高产业集中度,提供了可能。大型化和高集中度,可以更经济地配置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企业规模和产业集中度,又受到市场、技术、资源、管理能力等诸多条件制约,并非越大越集中效果就越好。产业集中度,还要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和员工心理、企业文化等相匹配,才能真正做到合理有效。
2、产业集中有不同层次,提高集中度要分清层次,才能有的放矢。产能集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是工厂层次。主要生产设备和过程集中在同一厂区内,大型化设备具备更好的技术经济指标,生产线的集约降低了配套和物流成本,高产能摊薄了单位产能人工成本以及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的成本,从而实现显著的规模效益。
产能集中更普遍的形式,是企业集团层次。产能集中于同一企业集团,但工厂和下属企业异地分布,跨国钢铁巨头阿塞洛-米塔尔即为典型。工厂化集中所特有的规模效益,对企业集团层次的产能集中而言,大部分不复存在。集团层次集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投资并购、市场控制、协同效应、资金运用、抗风险能力、技术和管理资源共享等方面。国内钢铁企业此前提高集中度的努力,也大多在这一层次推进,迄今为止效果尚不明显。
产能集中的最高层次,是将产能集中于同一资本旗下、归一个老板所有。计划经济时代产权单一,在所有者层次上,产业集中度最高,效率却最低。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钢铁央企,还是隶属于同一国资委的地方钢铁国企,本应发挥资本层次产能集中的优势,在资源共享、产业规划布局、避免市场恶性竞争等方面,大有作为。遗憾的是,上述资本层次产能集中的潜在优势,似乎迄今并未得到发挥,值得各级出资人代表深刻反思。
在上述不同层次的产能集中模式之间,有时并没有绝对清晰的界限,存在若干混合或过渡形态。但无论哪种层次,都不应为集中而集中,而应当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切实可行的集中层次,才能有的放矢、实现提高集中度所预期的优势和效益。
Incoloy 925钢管生产厂家1215易切削圆钢生产厂家无锡市梦源达特钢有限公司是集加工经营于一体的圆钢大型企业,常年销售成都钢铁集团、冶钢集团、包头钢厂、宝钢集团、鞍钢集团、天津大无缝、西宁特钢厂、无锡钢厂、衡阳钢厂等各大钢厂生产的各种钢管及圆钢。现已形成常年库存周转量8500吨以上,800余种规格。年销量售额过亿元。所售产品均执行国家标准,适用于工程、煤矿、纺织、电力、锅炉、机械、军工等各个领域。公司以良好的信誉、优质的产品、雄厚的实力、低廉的价格享誉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产品深得用户依赖。 3、集中度之于行业,正如体重之于健康、GDP之于经济,只是反映其特定时期某一方面的指标,既没有通用、唯一的标准,更不应成为行业发展刻意追求的目标。除了“大炼钢铁”和“准备打仗”时期的孑遗外,中国钢铁工业的绝大部分产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大发展中建成的,在布局和集中度的形成中,市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是大体合理和经济的。当然,在后钢铁产能过剩时代,钢铁工业必须调整结构、改善布局,但这同样必须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让企业起主体作用,在结构优化过程中实现集中度的调整。集中度的改善,是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而非起点。无视市场规律,脱离企业实际,盲目向国外看齐,通过行政干预简单地把提高集中度当作结构优化的目标,是对行业结构优化的本末倒置。
提高产业集中度非治本之道
1、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应该以去产量为目标、而不是通常说的去产能。在后工业化国家,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是产业常态,并不必然导致市场供求长期严重失衡。欧洲的钢铁企业,产能利用率普遍不高,也可以说是产能普遍过剩,但并没有出现钢材产量的严重过剩。产能过剩,只是产量过剩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原因,钢材市场失衡的供给侧治理,其真实目标,应该是过剩产量、而非过剩产能。
2、抑制产量过剩、实现供求平衡的常规途径是企业减产,并不一定是去除产能和关停企业,后者只是抑制过剩产量的极端形式和最终结果,而非去产量的起点和惟一途径。钢铁工业当前之所以需要大规模去产能,是供给侧的企业局部丧失了市场主体的功能,对钢材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信号,不能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合理有序的削减产量。去产量的治本之策,在于通过供给侧的改革,使企业回归市场主体的行为理性,而不是简单去除原本是结果而非原因的产能。否则产能即使一度被去除,一有机会势必又将卷土重来。
3、提高产能集中度有三种可能途径,一是产能位居前列的企业通过建设扩大产能,目前已无多少空间;二是关停位于行业长尾的中小企业或产能,难度很大代价不小;三是兼并重组,表面看起来似乎最为便捷、容易见效,从而成为首选。实践证明,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了集中度的钢铁企业,在上一轮钢铁热中,同样没有控制住产能产量的扩张。
4、深化企业改革、转变企业经营和投资机制,才是实现钢铁产业健康发展的唯一途径。钢铁行业的治本之道,并非去产能、甚至也不是去产量,而是改革导致产量产能恶性过剩的机制。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合并不等于改革;做大更未必是做强;一些本可暴露、并通过改革克服的弊病,反而可能因兼并被暂时掩盖。特别是一些本应破产退出市场的企业,在产能集中的旗号下,其产能并入其他企业得以继续生存,破坏了淘汰产能的市场退出机制。这样的产能集中度提高,与去产能去产量的初衷之间,无异于南辕北辙。
钢材期货一度冲高,钢坯吨价累计涨幅达百元,这些都成为国内钢价涨幅扩大的“推涨”因素。铁矿石市场虽有起伏,不过总体是一个震荡的态势。
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最近一周,国内现货钢价综合指数报收于97.52点,一周上涨1.93%。目前,黑色系期货品种的价格冲高后震荡盘整运行,钢坯吨价累计上涨100元,达到2280元的价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钢材现货市场价格整体是震荡上涨,涨幅较之前有所扩大。虽然钢价上涨后,市场成交萎缩,但7月下旬国内的粗钢日均产量和重点钢企库存量均出现了下降,加之宝钢、沙钢等大钢厂最新的出厂价开出了“涨盘”,钢材市场“做多”热情犹存,价格在盘整中偏强运行。
据分析,在建筑钢市场上,价格的涨幅在扩大。上海、合肥、京津冀等地吨价一周上涨10元至90元,只有济南、广州等个别地方价格略有下跌。在京津冀,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是受到期货和钢坯价格走强的影响,但在一周当中价格也时有回落,整体成交一般。在市场部分缺货以及钢厂“挺价”的情况下,价格的走势还是能够保持相对偏强的状态。
在板材市场上,价格上涨。热轧板卷价格上涨明显,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吨价一周上涨20元至120元。有一个现象较为普遍:价格上涨后,成交量并不理想,有些地区甚至是“有价无市”。不过,好在市场库存不高,对市场尚有一定支撑力。中厚板价格继续上涨,上海、济南、广州等地吨价一周上涨20元至100元。在一些地区,价格上行后,市场的整体成交情况有转好的迹象,贸易商心态普遍看涨,市场悲观情绪降低,市场的整体库存水平也不大,这样的状态应该说已是相当理想了。
Incoloy 925钢管生产厂家DIN W.Nr.2.4663A钢板生产厂家市场上通常所见的铝原料主要是固态铝,即重熔用铝锭,包括原生铝锭和再生铝锭。原生铝锭的化学成分符合各国标准备要求,化学成分稳定,其纯度也比较高。再生铝由于其生产原料是回收和废旧铝,除了很少部分经电解精炼处理之外,一般来说杂质含量及其种类似比较多,实际上通常称原生铝锭为重熔用铝锭。再生铝习惯上称为杂铝。原生铝锭通常分为高纯铝和工业纯铝两个等级。高纯铝即重熔用精铝锭;工业纯铝即得熔用铝锭。 铁矿石市场总体还是一个震荡走势。据机构的最新报告,在国产矿市场上,河北地区铁精粉价格继续上涨。相对于进口矿,近期国产铁精粉价格优势逐渐显现,钢厂采购积极性增加,市场资源较为紧缺,市场成交好转。进口矿价则是先涨后跌,截至11日,相关62%品位铁矿石指数报收于每吨59.95美元,一周下跌1.7美元。7月份,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增加230万吨,为仅低于2015年12月的历史次高水平。随着全球铁矿石价格此前一段时间有所上涨,计划减产的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石生产商近期的“口风”有所改变,纷纷上调了产量预期。估计进口铁矿石价格仍将围绕每吨60美元的价位进行整理。
相关机构分析认为,7月份全国粗钢日均产量环比大幅下降,固定资产及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行,印证当前国内钢市处于“供需双弱”的局面,钢价上涨更多是受“去产能”和稳增长的政策预期所推动。短期内,国内钢价将转入震荡整理的轨道中运行。
钢材期货一度冲高,钢坯吨价累计涨幅达百元,这些都成为国内钢价涨幅扩大的“推涨”因素。铁矿石市场虽有起伏,不过总体是一个震荡的态势。
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最近一周,国内现货钢价综合指数报收于97.52点,一周上涨1.93%。目前,黑色系期货品种的价格冲高后震荡盘整运行,钢坯吨价累计上涨100元,达到2280元的价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钢材现货市场价格整体是震荡上涨,涨幅较之前有所扩大。虽然钢价上涨后,市场成交萎缩,但7月下旬国内的粗钢日均产量和重点钢企库存量均出现了下降,加之宝钢、沙钢等大钢厂最新的出厂价开出了“涨盘”,钢材市场“做多”热情犹存,价格在盘整中偏强运行。
据分析,在建筑钢市场上,价格的涨幅在扩大。上海、合肥、京津冀等地吨价一周上涨10元至90元,只有济南、广州等个别地方价格略有下跌。在京津冀,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主要是受到期货和钢坯价格走强的影响,但在一周当中价格也时有回落,整体成交一般。在市场部分缺货以及钢厂“挺价”的情况下,价格的走势还是能够保持相对偏强的状态。
在板材市场上,价格上涨。热轧板卷价格上涨明显,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吨价一周上涨20元至120元。有一个现象较为普遍:价格上涨后,成交量并不理想,有些地区甚至是“有价无市”。不过,好在市场库存不高,对市场尚有一定支撑力。中厚板价格继续上涨,上海、济南、广州等地吨价一周上涨20元至100元。在一些地区,价格上行后,市场的整体成交情况有转好的迹象,贸易商心态普遍看涨,市场悲观情绪降低,市场的整体库存水平也不大,这样的状态应该说已是相当理想了。
铁矿石市场总体还是一个震荡走势。据机构的最新报告,在国产矿市场上,河北地区铁精粉价格继续上涨。相对于进口矿,近期国产铁精粉价格优势逐渐显现,钢厂采购积极性增加,市场资源较为紧缺,市场成交好转。进口矿价则是先涨后跌,截至11日,相关62%品位铁矿石指数报收于每吨59.95美元,一周下跌1.7美元。7月份,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增加230万吨,为仅低于2015年12月的历史次高水平。随着全球铁矿石价格此前一段时间有所上涨,计划减产的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石生产商近期的“口风”有所改变,纷纷上调了产量预期。估计进口铁矿石价格仍将围绕每吨60美元的价位进行整理。
相关机构分析认为,7月份全国粗钢日均产量环比大幅下降,固定资产及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行,印证当前国内钢市处于“供需双弱”的局面,钢价上涨更多是受“去产能”和稳增长的政策预期所推动。短期内,国内钢价将转入震荡整理的轨道中运行。
编
随着生产线关键设备被贴上封条,中冶京诚(湘潭)重工设备有限公司(简称“中冶湘重”)50吨电炉关停封存。这标志着湖南2016年钢铁去产能任务提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