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管制造工艺:热轧、冷拔、热扩
无缝管(Seamless tube)是一种具有中空截面、周边没有接缝的长条钢材。目前,全世界生产无缝管的共计有110多个国家的1850多个公司下的5100多个生产厂,其中生产石油管的有44个国家的170多个公司下的260多个厂。2000年,无缝管全国表观消费量为418.0万吨,其中国内供应量的382.1万吨,占国内总需求的91.4%。进口为35.9万吨,占国内总需求的8.59%。同年石油管消费量大约为91万吨。进口约25.2万吨。进口管占国内总消费量的大约70%,其中进口管占国内总消费量的27.69%,石油管进口量约占无缝管总进口量的大约70%。从日本进口的石油管占总进口量一半以上。中国最大的石油套管生产基地——天津钢管公司2000年的钢管产品出来为52.20万吨,其中石油套管产量为36.41万吨。套管占全国石油产量的一半以上。在产量和销售量上都占中国套管市场的第一位。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来看,无缝管(包括石油专用管)的现有生产能力均已大于需求。所以,今后的重点应放在充分发挥现有机组的能力,开发出高强度等级、高抗击毁、高抗腐蚀的石油管、高压锅炉管和气瓶管等产品。也是国家针对当前我国钢铁市场进行优化产品结构的内容。这也是增加在国内外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就是说,提高国内钢管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加和WTO以后国内企业长期的任务和成功发展的关键。
发挥投融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意味着既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济体的经验,又要大胆创新有时代特征的新方式、新方法、新模式,在共享和开放中积聚动力。未来,投资作用的发挥将更强调在结构性、中长期和供给侧发力。对此,尤须注意“过程融合”、“过程牵引”的“全球品质”和“中国元素”,以及“中外结合”和“立足本土”,过程化、常态化和机制化引领实体产业结构优化,务必使实体产业与金融生态在互为促进中更协调、更有效力。
在全球经济调整周期内,以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经济金融的更快发展形成新的平衡,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此过程中,我国金融生态与实体产业的融合,是适应这一趋势的必然要求,这既要从传统经济格局中挤市场,又要从新的经济变局中抓机会,在继承和突破中拓展空间。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与之相适应,投资要以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为主攻方向。
近四十年来,我国投融资业务规模增长很快,在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举措的过程中,按核准范围最小化和最大限度下放核准权限的原则,修订了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推动投资管理重心从事前审批转向过程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对实体产业(主要是供给侧)结构优化的“关键性作用”发挥还很不够,并存在两者之间“过程离散”加重的倾向和趋势。从总量上分析,在快速增长的市场投融资总量中,具有影响和决定实体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对份额持续下降。金融生态出现和滋生了以资金“空转”、“自转”甚至“假转”为基本特征的巨大空间,致使金融生态与实体产业两者“过程离散”的机制和力量在持续生长和积累。
这种“过程离散”的存在,不仅使我国金融生态与实体产业两者之间在发展状态、发展质效上难以同步,致使发展不平衡,而且在发展层级、发展水平上难以提升,发展不充分。从国内视角看,它整体性弱化了我国投融资领域的综合效率,甚至出现金融资金配置实体企业资源的基础功能变异或扭曲。以国际视野看,它导致我国市场价值链高中端主体客户和业务的缺少甚至缺失。经济金融总量很大,但在不少领域缺少“话语权”、“影响力”,并潜藏市场预期、市场信心、国际分工、资源配置等众多负向效应风险。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金融生态与实体产业天然是“鱼、水”关系,必然要形成相互促进的依存格局。而“过程离散”破坏了这一格局,混沌了这一关系,丧失了两者可以共同发展的有利时机和众多机会。前些年,我国实体产业发展所创造的可以孕育金融生态高中端主体的空间,没能有效抓住,主要被既有的先发性市场力量(发达国家与经济体)所占有和支配,而且表现出越来越固化的趋势。三十多年前,我国金融生态和实体产业处在起步阶段,嫁接和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和高中客户主体,打通“关节”,“借船”出海,“借势”用力,是一种策略性、阶段性和针对性选择。而当今天我们已到了有足够市场空间、实力和手段、探索和实践金融生态与实体产业从过程到结果的融合时刻,必须义无反顾改变已有格局,必须针对性、前瞻性和系统性加快这一时刻的实现。对此,应以“过程牵引”为重要手段,坚持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统一,不断发展理论和发展阶段性的统一,解决紧迫问题和形成长效机制的统一,努力实现金融生态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充分发展。
实现金融生态与实体产业的“过程牵引”,在方向上要体现“持续发力”的理念。要以两者发展的相对平衡和相对充分为基础和保证,为其充分融合、“过程牵引”提供空间、资源和阵地,避免总量越大离散性越高的现象。在内容上要体现“优化选择”的原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围薄弱点,实施“主动选择、分门别类、同向发力、同步发力”的基本策略,并形成市场化机制。在效果上要体现“全面统筹”的定力,既解决眼前问题,又培育持续坚持、保证长久的力量,在适应变化中使“过程牵引”更具张力和弹性。总之,要把我国实体产业发展的成果和积聚的实力,最大效力地体现到、融合进培育高中端金融市场主体的建设和成长上。是抓住我国实体产业发展中新模式、新类别和新创造涌现的新机会,在尊重市场规律和规则基础上,支持和引导不同类别的金融市场高中端主体不断涌现、持续突破、分别壮大和有效成长。同时,利用已有的市场条件,强化金融创新,夯实金融基础,丰富金融产品,抢占金融高地,过程化、常态化和机制化引领实体产业结构的优化。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金融高中端市场主体的发展和建设,要以人民币国际化地位提高和影响力扩大为前提和基础。要利用我国国际贸易量大的绝对优势,增加以人民币计价的贸易范围和比重,加快推进人民币从计价货币到结算货币的转变。按照先周边市场再其他市场、先特定市场再一般市场、先贸易合作紧密区域再其他区域的原则,扩展人民币使用和运用的领域,加快推进人民币从结算货币到储备货币的转变。毕竟,只有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具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我国金融市场高中端市场主体的建设才有坚实支撑,其对于实体产业的结构优化才具有实质性意义和基础性力量。
在当前的情形下,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融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意味着既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济体的经验,又要大胆创新有时代特征的新方式新方法新模式,在共享和开放中积聚动力。过去五年,投资的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加总量供给、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上,是一种偏重于需求侧的政策定位。未来,投资作用的发挥将更加强调在结构性、中长期和供给侧发力。对此,尤其需要注意“过程融合”、“过程牵引”的“全球品质”和“中国元素”,以及“中外结合”和“立足本土”,务必使实体产业与金融生态之间,在互为促进中更加协调、更有效力。
显然,这样的“过程牵引”是“变”与“不变”的统一。所谓“变”,是指体现这一过程的具体形态、存在类别和手段方式,在不同时期总是变化的。所谓“不变”,是指反映这一过程的基本要求、功能属性和方向特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不变的。其本质体现是既具有代表金融生态最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回报模式,又具有撬动实体产业最好的杠杆力量和结构影响效力。就主动改变我国经济产业与金融生态关系以及优化各自生态而言,需要我们在精准把握“变”与“不变”中加快这一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