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武钢集团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因为一封“董事长给全体员工的公开信”被媒体解读为“裁员万人”。一份武钢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武钢股份内部资料显示,武钢集团的“万人裁员”实际上应为“减员增效”的一个方式,在武钢集团对外的公开解释中,也并未对武钢集团减员的说法予以否认。
武钢裁员,河北钢企也不好过
减员降低成本,并非只有武钢集团一家。一位钢铁平台研究人员坦言,今年来,钢铁行业遭遇更加低迷的艰难时期,无论是国际国内,进行人员结构优化的企业并不少,各家钢铁企业都在遭遇业绩大考。
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也显示,2015年1-10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386.38亿元,主营业务亏损720亿元。近期包括河北省钢铁行业都已对外宣布进行不同程度的裁员和减支计划。
全球钢铁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钢铁无疑是河北省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河北钢铁行业的萎靡,直接导致该省GDP增速下滑至全国倒数。在河北省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会对历年钢铁产业进行业绩总结,2014年以后,仅有对化解过剩产能和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表述。河北省武安、邯郸、石家庄等地,一半以上的钢厂裁员10%-30%,部分钢厂裁员1/3以上。钢铁产能比中国第二大产钢省江苏还大的唐山,全面停产的钢厂已达十数家之多,部分主导钢厂裁员25%,“四班倒”变成“三班倒”。
除了减停产,出口被视为是化解产能的重要渠道。今年,中国钢铁出口将首次突破1亿吨。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国累计出口钢材9213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4.7%。但中国的钢铁出口之路已经越来越艰难。中国产品以价格占优,对海外本土产品形成冲击,美国、欧盟等国以收取高额惩罚性关税的方式,对中国产品进行“双反”抵制。更何况,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国外钢企的日子也不好过。
钢企困境与雾霾不无关系
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能源评估部主任苏艺表示,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环境空气污染较重地区,这与河北钢铁行业规模过大是分不开的。从2012年环境质量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按照新的PMI指数计算,在全国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检测的75个城市中,河北省基本保持在最差的10城市中稳占数个席位。包括邯郸、邢台、唐山、石家庄、衡水、保定。
华北大气污染治理“病”在何处?环保部14日通报对华北22个城市(区)的环保督政结果指出,“工业围城”“一钢独大”“一煤独大”等现象在华北地区一些城市比较普遍,产业结构布局和能源结构问题已成为华北地区环保瓶颈。
唐山、邯郸“钢铁围城”现象突出,邢台重化工业四面布局,包头城区呈现“东铝、西钢、南化、北机、四周电”的格局,阳泉、晋中、乌海、平顶山、焦作等城市“一煤独大”。除北京、天津外,华北地区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近90%,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针对华北地区12月初刚刚出现的一轮重污染天气,迁安市环保部门采取“包企”的措施,环保部门会给每个企业派驻“责任人”,发现企业排污不达标,就立刻叫停生产。环保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在不“包企”的时候会开启“白加黑”和“5+2”模式,凌晨三四点和晚上七八点的时候突击检查,周末也不休息。在如此严厉的监管措施下,迁安的钢铁厂生产受到了极大影响。因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在华北地区也十分普遍。环保部门督查发现,华北地区多数城市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历史欠账较多。
调整结构是河北钢企的唯一出路
空气质量的改善远不能靠临时停产、限产几个企业来实现,根本还在于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从源头减排才是治本之策。
年底还贷压力加大,很多钢企已出现负现金流,资金链随时可能断裂,而短期内钢铁需求和钢价得不到改善,企业经营困境或许进一步恶化,引发更大的停产危机。在河北大部分乡村,钢企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全家老小都以在钢企上班为荣,一旦钢企破产倒闭,对于整个地区居民生活的冲击可想而知。
以往人们认为,钢企利润下滑是房地产市场低迷造成的,在楼市维持高库存的现状下,钢企很难有翻身的余地。但回头想想,即使房地产市场仍然繁荣,完全靠住宅撑起来的钢铁行业是一个健康的行业吗?近来曝出的房屋质量问题也与钢企产品品质低劣的现状直接相关。
因此,钢企发展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调整结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在《财经》年会上称,“明年需要推进供给侧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特别是要推进工业结构的调整。钢铁、水泥、煤炭、油气、有色金属等上游产业的利润下降幅度最大,利润下降也最明显。要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
这些过剩产能如何退出?具体来说就是,对于不符合质量和环保要求的小型钢企,有能力改善条件的,应当在政策和资金层面大力支持;不具备条件的,可以通过并购进行改造,或者让它们转型做其他产品,譬如对于钢企环保技术的服务方面;对于大型钢企,应当在减产的同时,将人力资金投入到其他领域中去,积极参与海外并购,逐步减少钢铁在企业利润中所占的比重。